合川區融媒體中心全媒體報道(記者 周云)日前記者在位于釣魚城西北邊的釣魚城街道渠口村朱家溝看到,鄉村公路邊,有一幢兩樓一底的農房,農房靠公路一側墻壁上懸掛著一面酒旗。這幢懸掛酒旗的農房,就是退伍軍人朱曉龍的老家,也是朱曉龍歷經近二十年打造的老酒莊。
“我從部隊退伍后,就開始收藏老酒?!敝鞎札埜嬖V記者,1981年出生的他,1999年11月參軍入伍,2002年退伍后進入合川廣電網絡公司工作。他的業余愛好就是收藏老酒,特別是合川本地產的各種陳年老酒。
在朱曉龍的老酒儲藏室,存放著各種各樣的陳年老酒。有年份長達十幾年甚至四十年的茅臺、五糧液、劍南春、綿竹大曲、瀘州老窖、川沱酒、鴨溪老窖、孔府宴酒、秦池特曲、江津酒、“石松牌”高粱酒等,也有年份在十年左右的全興大曲、岳池特曲、金六福系列等。在市面上有的現在還能看見,有的很少見了,如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合川酒廠產的合川大曲、綠豆燒等。據朱曉龍說,目前他收藏的陳年老酒有幾百種、上千瓶,其中合川本地產的陳年老酒有大約100種,除合川大曲、綠豆燒外,還有陽城頭曲系列、軍團酒系列、金陽城系列、獨釣中原系列、釣魚城酒系列,以及合川酒廠產的“寧夏紅”枸杞酒與“三元”口杯酒。同時,朱曉龍還收集了不少合川本地釀酒的歷史資料及“老酒標”。
“我喜歡陳年老酒,我把陳年老酒當成一種文化來收藏?!敝鞎札堈f,每一種陳年老酒除具有一定年份的酒質與醇厚的陳香外,還擁有不同的文化底蘊與時代記憶,特別是酒瓶造型與商標包裝,更是體現了一個地方和一個時代的特色。如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產的合川大曲與綠豆燒,除了酒瓶與酒瓶上簡單的紙質商標外,沒有包裝盒,體現了“節儉”的計劃經濟特色;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產的陽城頭曲,則注重包裝設計,有精美的包裝盒,品牌意識也比較強,后來的軍團酒、金陽城、釣魚城等,更是在外包裝與文化展示上下功夫。
當記者問朱曉龍為何在自己的老家打造老酒莊時,朱曉龍說他的老家渠口村朱家溝位于釣魚城古戰場遺址西北面,距離釣魚城老城墻大約1公里,距離釣魚城下的古跡白鶴庵大約500米,站在老家院壩可以仰望釣魚城上的“三龜石”等景觀,為助力釣魚城周邊文旅發展,豐富釣魚城周邊鄉村旅游,他就利用自己收藏的陳年老酒與老家的房屋,打造老酒莊。
在收藏陳年老酒的同時,朱曉龍還經老一輩引薦,拜全國勞動模范、原合川酒廠釀酒專家文明運為師,向文明運學習釀酒、調酒、品酒技藝,并在文明運老師指導下籌建“釀酒工坊”。朱曉龍說,他對陳年老酒及其蘊含的文化有一種情懷,對老一輩釀酒人有一種敬仰,他不僅要收藏更多的陳年老酒,還要把合川傳統的釀酒技藝與釀酒文化傳承下去,將老酒莊打造成為釣魚城下的一個充滿酒香的鄉村休閑地。
(如果你有感人事、煩心事、新鮮事,關注“今日合川”客戶端,點擊政務問政平臺爆料與分享)